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糧食精深加工,做強綠色食品加工業”重要指示精神,黑龍江省在積極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深入進行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出臺了《黑龍江省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涉及多項獎勵、補貼,全力推進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加快發展。
《政策措施》是《黑龍江省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重要推動力量和保障措施,是近年來出臺的支持最有力、體系最完整的農產品加工業政策措施,主要分為15條內容。這15條政策措施,有補貼、有獎勵、有貼息、有基金、有債券、有金融、有稅收、有用地保障、有用能優惠等多種方式,能夠適合不同產業和企業發展需求,涵蓋范圍廣泛、可操作性強。
《政策措施》主要突出4個特點:
一是突出企業主體。政策措施重點服務項目建設、企業壯大和晉位升級,著重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力求靶向聚焦、指向精準。
二是突出精深加工。政策措施重點向農產品精深加工傾斜,引導農產品加工業重點向食品精深加工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競爭能力。
三是突出科技創新。支持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和新產品研發力度,引導產業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四是突出園區引帶。鼓勵各地強化園區配套建設,打造“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上下游企業延伸”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區。
在資金支持方面,包含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增產擴能、科技創新、新品開發、貸款貼息、整合擴張、品牌建設、爭先晉位等措施,每年將安排專項支持資金用于支持我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
對2022年以來開工建設并納入《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品指導目錄》的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符合投資標準的,按照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額給予10%補貼;對研發投入100萬元以上且履行統計填報義務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按照企業上年度研發投入存量和增量部分給予不同比例補助,補助資金省、市(縣)各占50%。
對新獲得國家“三品”專項行動典型成果的,每項成果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對新晉升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
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精深加工規模以上企業,從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借入流動資金貸款當年支付的利息,按照不高于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據實貼息,單個企業貼息年度不超過500萬元。
在推進措施支持方面,針對發展遇到的要素和環節方面問題,制定了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園區建設、建立鏈主機制、加強人才引進、創新金融服務、優化土地供給、保障用能需求、落實稅收政策等有力度的推進措施,為加快我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聚力。
用好省級政府投資基金,研究設立農產品加工子基金,鼓勵市縣政府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參股,吸引社會資本和戰略投資者加入。
對產業定位清晰、基礎功能完善、配套體系健全、集聚水平高,能為企業提供零距離服務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在安排地方政府債券時,對符合發行條件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繼續加大“建租貸”融資模式推廣力度,采取優惠利率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創新金融擔保方式,解決小微加工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
農產品加工企業可以憑收購發票按規定抵扣增值稅。在實施與農產品加工有關的國家鼓勵類項目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所需先進設備,所繳納進口環節增值稅可按規定予以抵扣。
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預留10%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用地。
農產品加工企業初加工環節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將農產品精深加工領域企業納入天然氣、電力、運輸等大用戶要素保障范圍,支持企業使用雙回路供電,對企業用電給予重點保障。